什么是納稅籌劃?企業為什么要納稅籌劃?
來源:創客伙伴 時間:2022-07-21 00:00:00瀏覽次數:1217次
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潤水平,企業在不違反稅法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稅收成本,這立即產生了稅收籌劃的主觀動機;國家稅收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和自覺利用稅收杠桿調整經濟發展趨勢,也為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提供了客觀條件。企業稅收籌劃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應該特別注意風險防范。
稅收籌劃是指納稅人利用稅法的漏洞或缺陷進行的非法避稅法律行為,以避免或減輕自身的稅收負擔,利用稅法的優惠政策進行減稅,以及轉移稅收負擔的純經濟行為。隨著市場經濟運行的標準化、法治和公民依法納稅意識的提高,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稅收籌劃將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企業納稅籌劃的動因
稅收籌劃作為一種普遍的經濟現象,在市場經濟國家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充分說明這種經濟活動具有條件和必要性。
(一)主觀動因
稅收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對社會產品的強制性、免費和相對固定的分配。對于納稅人來說,他們既不直接償還也不支付任何費用,這促使納稅人有強烈的愿望減輕他們的稅收負擔。為了實現這一愿望,納稅人表現出各種不同的選擇:逃稅、逃稅、逃稅、反稅、避稅和減稅。在眾多選擇中,避稅和減稅是最重要的“安全”或“保險”方法;逃稅、逃稅是非法的,應當受到稅法的制裁;逃稅必須支付。在法律制度相對健全、征收管理相對嚴格的國家,逃稅、逃稅、逃稅往往非常困難。因此,納稅人自然會試圖找到一種不受法律制裁的方法來減輕或免除他們的稅收負擔,即稅收規劃。
(二)客觀條件
稅收籌劃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稅法和相關法律方面的不完善、不完善。一般來說,稅法本身具有原則性、穩定性和針對性的特點。原則上,任何稅收法律制度的內容都是基于簡潔的原則,不能涵蓋一切,但稅法涉及的具體事項與稅法的原則性之間往往存在一些不適應的問題;在穩定性方面,稅收法律制度與其他法律制度一樣具有相對穩定性。然而,社會和經濟生活的狀況正在迅速變化。由于形勢的變化,稅法需要相應的修改,但修改稅法需要一定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從針對性的角度來看,雖然稅收法制的具體規定一般都是有針對性的,但在具體應用中,不可能達到所有的針對性;原因是納稅人之間的生產經營活動差異很大,有時會出現各種復雜的情況,這使得避稅成為可能。也就是說,當稅法等規定不夠嚴格時,納稅人就有可能通過這些不足來實現自己的避稅愿望。具體而言,促使納稅人避稅的主要客觀條件是:
1.稅收優惠政策。當納稅人處于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時,稅法規定有不同的重點和待遇,很容易導致企業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經濟組織和納稅人利用稅收內容的差異實現避稅。例如,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已經實施“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新的優惠政策制度將使人們能夠利用這些稅收優惠和照顧來實現少納稅或不納稅的目的。
2.存在邊際高稅率。假如稅率較低甚至很低,國家拿走稅款對納稅人來說并不重要,自然也不會讓納稅人絞盡腦汁研究,實行避稅。由于稅率過高,政府以稅收的形式拿走納稅人收入的大部分,可能會引起納稅人的反感和抵制。尤其是邊際稅率過高時,避稅現象更容易發生。高邊際稅率是指在累進稅率制度的實施下,隨著納稅人收入水平距離的增加,稅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也就是說,多收入的增長率不等于多稅的增長率。納稅人的避稅措施。首先,在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后,不再工作或減少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免增加工作收入的較高部分被稅收帶走。當納稅人的收入水平處于稅率變化的臨界點時,這一點非常明顯;第二,轉移收入或利潤,降低應納稅所得額,減少納稅額。高稅率往往成為納稅人避稅的加速器。納稅人不堪重負,必須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開辟各種減輕稅收負擔的途徑。
3.稅法規則與稅收事項之間的差異。由于避稅正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社會經濟現象,為了保證稅收質量,國家在稅收政策和實施細則的內容上變得越來越具體和詳細。然而,世界各地的經濟問題就像一個五彩繽紛的萬花筒。無論稅法政策和規則多么詳細,所有與稅收有關的經濟問題都將永遠不會得到非常全面和詳細的規定和限制。阻止所有避稅渠道是不可能的。政府必須根據不斷變化的新情況和新問題調整相關法律法規。
相關資訊
平臺支持在線下單,自動生成電子合同
網點覆蓋全國,極速上門服務.貼心解疑
通過公眾號隨時隨地查閱服務進度,電子賬本
產品橫跨工商,知識產權等領域
全部服務平臺明碼標價,良心企業,所以自信
聯系我們
24小時客服電話
在線客服服務時段:08:00-20:00
Copyright ?睿婕實業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陜ICP備19024500號-1
本站業務范圍:注冊公司 工商注冊 記賬報稅 資質代辦 商標注冊 網絡推廣 代理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杭州/廈門/南京/天津/長沙等全國公司注冊流程及費用